走進位在苗栗西湖溪的東岸,午後的陽光暖暖的,碧藍的天空裡宛如矗立在陽光下的「巨龍」,巍然聳立的高鐵軌道沿著天際線一路伸展,彷彿探向無邊無際的時空漫漫田野中的恬靜歲月。
金黃色的太陽麻、紫色的薰衣草,在一片綠意中迎風搖曳,閃耀著嬌媚,也妝點著這處從十八世紀以來辛勤開墾的農地。
從荒蕪的土地直到現在綠油油的稻田,帶著芳香氣息的文旦柚甘藷、落花生、柑橘,乃至於嬌美的杭菊,一樣樣隨四季而豐產的農作在綿延起伏的丘陵地上生長著,滋養著綿長歲月裡,無數忙碌營生的人。「我們這裡以前是很熱鬧的,」坐在廳前倚著門楣邊的鄧仁富臉上掛著笑,淡淡說道。
距今約兩百年的「貓裡銅鑼灣道」,不僅是來往於西湖、銅鑼、苗栗之間的重要道路,連結西湖溪流域與後龍溪流域,更是第一條溝通西湖鄉境內三湖、四湖、五湖的路。
曾經,雜貨店、打鐵舖、剃頭店、中藥店、豆腐店等供應日常所需的店舖林立,甚至有被視為生活奢侈品之一的照相攝影館,因此在這處人潮聚集之處,又被稱為「店仔街」。
走過百餘年的繁華,如今的店仔街就像卸去了滿身的輝煌,一間間的小店舖蛻變為普通的民宅。幽靜的時光,縱橫交錯在街頭巷尾之間,只剩下傳承了四代的「年盛打鐵店」,老闆鄧仁富仍和妻子倆人手攜著手,共同守候著這間老店。
傳承了四代的「年盛打鐵店」。
白色牆面上,鏟揪、釘耙、鋤頭、鈎刀等各種農具外,還有彎刀等各種琳瑯滿目的刀具,其中一個掛在門旁呈十字型的「工具」更是引人注目。
「知道那是什麼嗎?」鄧仁富帶著神秘的微笑,要人先猜猜看。奇特的造型,宛如圓形的指南針,卻又一點也不像。大家猜了半天,最後鄧仁富笑了笑,揭開謎底。
早期,在一切仰賴人力的時代裡,竹子是很好的建材與生活用品;為了方便使用,當時的人發明了這樣的器具,從上面套進竹子,瞬間一分為四,不用再辛苦砍劈。即使光陰不再,先民智慧已漸漸淹沒在現代科技中,但,歷盡的滄桑與曾經的繁華建構在歷史文化上的豐厚基礎,仍是清楚的被惦念著、保存著。
年逾八十的鄧仁富,至今雖不再忙碌,但他仍堅持每天生火、每天打鐵,「怎麼可以不做呢?」他說,只要活著,還能動,就是做一天是一天。雲淡風輕的日子裡,數十年的光陰,他只知道上一輩交到手裡的「活」要繼續,至於有沒有傳承這類的問題。他笑著,沒有任何的答案。
離開了店仔街,騎上西湖遊客中心所提供的遊園車,沿著緩坡一路往下,廣闊的視野裡盡是陶淵明筆下的悠然田園。「考慮到安全問題,我們雖然沒有限制遊客一定要走哪些路線,但最好是走苗33線,」西湖休閒產業發展協會的朋友沿路上邊介紹邊叮囑道。
西湖的開墾最早可遠溯到清朝年間,特別是西元1752年廣東陸豐人劉恩寬在這裡留下的足跡。此後,沿著田間小道、翠微天地,人文史蹟所留下的古宅、穀倉、廟宇,從賴家武秀才,充滿客家風情的土地公廟,到燒製過程中都十分講究的金龍窯。
一處又一處,穿越過阡陌田野、潺潺水圳道,綠林樹蔭下的路都充滿了各種不同的風情。
是西湖的伯朗大道?還是如今「黃金一路」的美稱?對在地人而言都不重要,要緊的是他們美麗的家鄉再度吸引住世人的目光,一如百年前的點點滴滴。
光點
年盛打鐵店
地址:苗栗縣西湖鄉三湖村店仔街11號
電話:03-7921047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08:00-12:00
西湖遊客中心
地址:苗栗縣西湖鄉店仔街4-1號
電話:03-792 3629
以上文章轉載自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及獲得戚文芬授權
原始網站: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40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