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,天未亮,當四周還籠罩在層層的霧氣和涼意中,位在苗栗苑裡的田埂旁,一處紅磚屋裡早已瀰漫著熱騰騰的飯菜香。翠蓮姊額頭上的汗珠止也止不住,顧不得擦拭,她得趕在七、八點左右將鴨子放出去前,先將糙米、米糠、玉米、地瓜等約六種以上現做的食材準備好,然後切塊、混合,分盆裝好放涼後,等下午四點左右鴨子回來,就有新鮮的「飯菜」可吃。
「以前每次有人找我出去玩,我都只能說不行,因為要幫鴨子煮飯。」翠蓮姊強調,給鴨子的飯菜只能當天現做,要不然不新鮮,鴨子不肯吃之外,也容易生病。她常自嘲,她的鴨子吃的比人還好、還要營養。「我都常吃剩飯、剩菜了,鴨子可不行。」說到這,她臉上卻滿滿都是驕傲與笑意。
陽光燦爛。當太陽升起,田埂旁鮮豔的蔓花生猶滴著晨露,生態池中水金生花下的青魚來回悠游著,暱稱為布袋鳥的台灣特有亞種褐頭鷦鶯擺動著身軀,在綠油油的稻田裡「滴哩、滴哩、滴哩」地鳴叫著,竹子搭建而成的棚下,成群的鴨子早已呱呱呱地躁動。
翠蓮姊一將準備好的音樂聲放出,鴨子一個個揚起頭,扭動著身軀,踏著步,熟練地走向翠綠的稻田。不需要人喊、也不需要人指揮,音樂聲中,牠們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般,一邁入水田,頭即快速地穿梭在一株株稻苗中,不管是農人最頭痛的福壽螺,或是任何有害的昆蟲,都逃不過牠們的嘴。
「我們這裡是一年兩收,所以每年的三月和八月都會放出約220隻的鴨子,負責除掉田裏面的害蟲。」翠蓮姊認真叮囑道,鴨子是雜食性動物,甚麼都吃,所以放出的鴨子一定要記得比稻子還要低,只要視線超過牠們,就不用擔心連稻子都被吃了。「只要有牠們在,就不用擔心蟲害,牠們真的是百分百的『鴨霸王』。」說到這,她不禁笑了。
饒是如此,在濺起的水花裡,這群鴨子卻像極了頑皮戲水的孩子般可愛。尤其是在水稻裡逗趣尋找食物的模樣,吸引不少慕名而來觀看的人。有的人看不到鴨子,放起音樂,牠們竟也會一個個抬起了頭,瞪著大眼,像是充滿好奇,一路走向音樂聲。
「當我們決定以自然農法,培育有機水稻時,其實試過很多方法,但一直無法克服福壽螺的問題。後來,我們決定養鴨子試試看。」翠蓮姊說,外界看來這好像是件很簡單的事,事實上難度很高。說到這,她不禁搖頭嘆息。
「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以不用農藥,就能克制福壽螺,我絕對不會想養鴨子。」她說,當初為了養鴨子著實吃了很多苦頭。
林翠蓮一家人。
民國93年一開始養,光是為了把放出去的鴨子找回來,他們足足動用了二十幾個人。「大家手拉手圍成一道牆,想說這樣就可以把牠們趕回去,但真的想太多了。鴨子動作非常靈活,瞬間就能從我們腳縫中一溜煙竄走,根本一點辦法都沒有。」翠蓮姊說,當時試過很多方法,直到有次突然想起曾看過農村裡吹哨趕牛羊,靈機一動就試著用音樂聲,沒想到真的奏效。
「其實,光是用甚麼音樂我們都試了很多次。」翠蓮姊苦笑。直到今日,只要音樂聲一響起,鴨子就知道要出去田裏面,然後時間到也會自動回家。「因為當天現做的飯菜就等在鴨寮裡,不回家就沒有得吃。」她笑說,要是真的有鴨子沒回來,一播放音樂牠們也會自動現身。
近二十年過去了,一年年的鴨子孕育出的「稻鴨庄」,成為遠近馳名有口皆碑的米,更是許多饕客眼中香甜可口的美食。但,最讓在地人自豪、翠蓮姊引以為傲的卻是他們對自然有機的堅持,對在地環境的友好。
他們有句口號是這麼說的,「維護生態最優先,種有機只是順便。」
從民國91年「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」成立,到進入社區營造,推動自然農法,創立「稻鴨庄」。
為了有機,他們不只養鴨,田埂旁的蔓花生是為了恣意漫生的野草,尤其是一棵棵高大巍峨的樹木。「苦楝的果實是鳥的最愛,還有朴樹也是。」翠蓮姊說,有了這些樹,鳥可以棲息可以有食物吃。
左圖:蔓花生可以抑制野草的生長。右圖:朴樹防風耐旱,葉片是蝶類的食餌,果實是鳥類愛吃的食物之一。
「那麼鳥來了,就會吃蟲,蟲就不會多。」而廣植花草,除了景觀的考量外,也是讓昆蟲有棲息之地,蜘蛛、蜻蜓、泥胡蜂等等,則是這裡的保全,可以抑制害蟲的生長。
事實上,稻鴨庄的每一棵樹、每一株草、每一隻昆蟲與鳥都有其功用。
「只要達到生態平衡,就不用擔心病蟲害的問題,想要做到有機自然就不難了。」陽光下,苗栗苑裡的稻鴨庄,呱呱呱的鴨叫聲中,在地農人樸實的歡笑聲洋溢。
套句翠蓮姊的話說,有機不一定賺錢,重要的是吃的安心、做的放心,雖然辛苦一切值得。
光點
稻鴨庄生活農場
地址:苗栗縣苑裡鎮泰田里1鄰1號
電話: 03-7742563
粉絲專頁:稻鴨庄鴨耕米
以上文章轉載自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及獲得戚文芬授權
原始網站: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40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