穗熟秋收,沉甸甸的稻穀壓彎了腰,輕輕擺著頭隨微風搖曳,將坐落在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池上,染成一大片金黃燦爛,空氣中夾雜稻香與泥土芬芳,還有一股幸福氣息,歲歲年年,肥沃的縱谷從不與農人失約。
 
萬安社區是池上面積最小的村,卻開闢了當地最大的有機田區,遼闊廣袤的稻田躺在山脈綿延的懷抱中,放眼望去,絲毫未見一根電線桿破壞這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大地之作。美景背後,是當地居民的自主凝聚共識,投入社區營造二十多年,萬安村民的向心力極高,不僅愛鄉護土,更把追求「共好」擺在個人利益之前,從一開始推動友善耕作,成立產銷平台、重建在地文化,而後甚至將這片稻田申請為文化景觀,讓珍貴的風景和生態能夠無後顧之憂地保留下來。
 

然而,近幾年來,池上聲名大噪,遊客蜂擁而至,各種觀光活動因而展開,也讓當地居民生活起了變化,雙方因為缺少互相了解的機會和橋樑,偶有摩擦、衝突等不愉快的經驗。另外,如同台灣許多鄉村,如今萬安也面臨了人口老化、外移問題,歸鄉務農的年輕人屈指可數,亟需新血加入活絡社區。面對種種困境,該如何解決呢?
 
卸下城市包袱 換個節奏Long Stay
  「台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」專案管理賴怡方說,「既然訪客到來已成必然,社區又需要新活水,何不創造一種新的交流模式?」因此,協會藉由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來開啟社區與外界交流的新模式。
 
在勞動部的計畫支持下,協會從改變旅行的步調著手,鼓勵嚮往簡單自在過生活的訪客,以長宿的方式停留池上,或許是一個月、三個月,甚至半年,透過在鄉村Long Stay,貼近池上的日常面容和喜怒哀樂,看見有別於短暫旅遊的浮光掠影,除了感受大自然的浪漫詩意,還多了一份腳踏實地的深刻,進而從了解、理解過程中,與在地居民建立尊重、友善、長期的交流。
 

長宿概念類似工作假期或深度體驗的綜合版,但更著重於生活感。來到這裡,首先會獲得一張生活地圖,上面標註了幾個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據點,以及各種地方生活所需資訊,方便融入池上專屬「時區」,而當地人也不吝分享他們的生活哲學。
 
像是池上有機耕作重要推手之一的蕭仁義,每日辛勤巡田,放水、除草、抓蟲,天天都有各種準備工作,跟著他的腳步走入田間,探索第一手的田邊故事,直擊有機農的日常點滴。或是隨著萬安社區的金牌導覽解說員邱華振,漫步池上,聽他細細分享兒時記趣和農村智慧,體驗最原汁原味的池上小日子。
 

訪客與居民 彼此溫暖支持
  協會則扮演居中協調角色,村子裡若有農友需要幫手,例如春天醃梅子、端午包粽子、搭建茅草屋等,便可建立起訪客與居民的交流機會,另外也活化社區的閒置空間,打造便民所、柑仔店、共食堂、書房、學堂、酒吧等更多交流基地。
 
一日三餐,用大碗公品嚐池上飯香,體驗社區媽媽的好手藝,無形中訪客與土地的關係也更近了,進而以實際行動支持鄉村的食農選物,「不只搭起人與人的交流橋樑,也希望建立城鄉間新的購買關係,支持農友們繼續走下去。」賴怡方說。
 

對外來訪客而言,池上的恬靜療癒了心靈,在地日常也提供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;就在地居民來說,鄉村注入新的活力,緩解社區、農事應援人手缺口,農村的生活智慧也得以傳續。協會透過培力計畫的輔導,對外發展新形態的旅遊,對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,與在地產生更緊密的鏈結,活絡本地的經濟發展,也顧及人們的感受。雙方相互溫暖支持,期待創造一方永續的樂土。




更多亮地故事,請尋找https://reurl.cc/MkqWb4

亮地方Local lnsight
我們努力挖掘高屏澎東的美麗風景,分享閃閃發光的在地故事。

亮點資訊
協會名稱|台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
協會電話|089-863689
粉專名稱|池上稻米原鄉館.萬安社區